水教案

时间:2025-04-03 08:53:40
水教案四篇

水教案四篇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4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水教案 篇1

教学目标

1、认识“忘、挖”等12个生字,会写“井、乡”等6个字。

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感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品质,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的崇敬之情。

3、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,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。

教学重点

识字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难点

感悟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的含义

课前准备

1、教师准备:红井图片,课文插图,画像图片、生词卡片若干、小黑板。

2、学生准备:

(1)预习课文,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。背面生字的星星卡片若干。

(2)搜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。

教学课时

两课时

教学过程

第一课时

一、图片引路,激趣导入

1、展示“红井” 导入新课

(1)出示“红井”图片,说说“井”的作用。板书“井” , 学生识记,交流方法,扩词

(2)揭示课题,板书课题

2 、读题质疑, 激发兴趣

(1)齐读课题,说说课题的意思。认识“忘、挖”,说说识记的方法。

(2)设疑激趣。师:看到课题后,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? (预设一:挖井人是谁?预设二:吃水人是谁?预设三:为什么要带领战士给乡亲们挖井?)

二、带疑读文,识记生字,读中感悟

1、自读课文 ,要求读通顺,读正确。

(1)学生自由地读课文。

(2)教师检查学生读文。

2、反复读文,解决学生质疑,随文识字。

(1)解决预设一:挖井人是谁? 学生回答:。教师提问:你是从哪儿知道的?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,教师出示的画像,介绍,随机解决“领导”“革命”两个词。

(2)解决预设二:吃水人是谁? 学生可能答出乡亲们,教师追问:哪里的乡亲们?你是从哪儿知道的?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。

(3)解决预设三:为什么要带领战士给乡亲们挖井? 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。

a、出示句子:村子里没有井,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。

b、补白想象:如果让你走很远的路,还挑着水,你会感觉如何? 晴天还好,要是雨天呢,雪天呢,又会怎么样呢?

C、感悟朗读: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,来感受一下乡亲们吃水的艰难。

三、巩固生字词

第二课时

一、游戏激趣,巩固生词

1、识词游戏:摘星星。

(1)师示范:摘星——读字——组词)(生字星星卡背面)

(2)学生游戏 面 忘 革 井 席 挖 乡 志 刻 解 战 命

2、指名读词,体验乐趣。

二、总结全文,提升拓展

1、问题入手,回顾前两个自然段

(1)教师出示立有石碑的红井图片

(2)教师提问:这块石碑是谁立的?为什么要立这块碑呢?(生交流作答)。

(3)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,重点理解碑文。

2、拓展想象,引导感悟

(1)师:石碑立好后,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呢?站在碑前,他们会怎么说呢?出示插图

(2)启发学生以乡亲、主席、士兵、参观的小学生等身份去想象,指导说话。

3、赛读碑文,体会情感。

4、回顾全文,学会感恩

(1)、开火车读全文。

(2)、小结、拓展。 师:这节课告诉我们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,对无私帮助过我们的人,我们都不应该忘记,这就是“饮水思源”的道理。(板书:饮水思源)想想我们在平时生活中,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,我们不应该忘记哪些人呢?试着用下面的句子说一说。 (出示: 不忘 ) 生讨论作答。(如穿衣不忘做衣人,吃饭不忘种田人,成才不忘父母和老师等)

三、自主辨字,指导书写

1、出示六个生字(田字格)。

2、学生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

3、教师范写:重点指导“乡”。

4、扩词练习

四、作业超市,自主选择

1、请你乘坐扩词快车。

2、回家后,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听。

五、实践活动

你还知道关心群众、为群众着想的故事吗?搜集起来,班级里开个“故事会”。

六、板书设计

吃水不忘打井人

饮水思源

带领 挖井

乡亲们 立碑 刻字

水教案 篇2

1、教材分析

本节课学习的“耕海牧鱼”和“水上都市”是继“水乡孕育的城镇”这一内容之后,又一与“水”有着密切关系的内容。“水乡孕育的城镇”中的水是淡水,而“耕海牧鱼”和“水上都市”描述的是傍海而居的城镇人们的.生产与生活。“耕海牧鱼”描述的是国内水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,“水上都市”描述的是国外的水乡人民的生产与生活,所以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水乡人民的生产与生活,本节课的内容是不可缺少的。

2、课程标准

通过资料、图片、角色表演等,了解大鱼岛村、“水城”威尼斯的过去和现在。

通过分析大鱼岛村的发展以及威尼斯的过去、现在、将来,体会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“水”之间的密切关系。

能通过对“水”在人们生活与生产中的下面和负面作用的认识,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设想,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。

3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
教学重点:大鱼岛村和威尼斯的过去、现在、将来与“水”的密切关系。

教学难点:以“水”贯“史”。

4、教学方法

本课采用角色扮演与问题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。运用角色扮演的愉快教学法,导入新课和课中激趣;用反常规教学法,给出结论,提出问题,让学生探究,证明结论,形成新的思考;用自学合作式的讲座法和师生对话法,理解掌握重点、难点;运用矛盾策略,探究“因水而生,因水而兴,因水而美,因水而危,因水再兴”的问题,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。

5、教学准备

相关投影图片、学生作品、学生主持的小节目和课前的操练。

一、教学流程整体构架

角色扮演导入新课----以图为载体联系分析----角色扮演提出问题----合作讨论探究解决----教师小结布置作业----课后作业作品交流

二、学与教的过程

叙述:同学们,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,我想请他们给大家谈谈他们自己的家乡。其中一位来自国内,一位来自国外。

一名女生扮演成渔村的小姑娘,讲述家乡大鱼村。

展示:《中国政区图》和《大鱼岛村平面图》。

问:下面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到大鱼岛村去做客。然后说一说大鱼岛村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。

大鱼岛村的地理条件非常优越,正是因为它有着提天独厚的条件,吸引着大量的客商来岛办厂发展,这里的工厂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。那么,请大家统计一下图中大鱼岛村有多少座工厂?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的?

大鱼岛村的这些工厂都与什么行业有关系?有着怎样的关系?请以四人为一小组,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。

学生合作探讨后回答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思考。

问:除以上同学们讲的这些工厂外,图上还有哪些事物?它们的存在有什么价值?

承转:我国的海洋水产业除海洋捕捞外,还有海水人工养殖,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大国。海洋捕捞可分近海捕捞和远洋捕鱼。中国近海有东海渔区、南海渔区、黄海渔区和渤海渔区四大海洋渔区。大鱼岛村属于黄海渔区。

问:根据前面的学习,请同学位归纳比较一下大鱼岛的现在与过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?

学生可从住房、生活、生产方式、生产规模、生产能力、思想观念等方面回答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、保护和改善环境等方面来分析理解“休渔期”的政策,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。

总结:总而言之,大海有无尽的宝藏,大海是财富的源泉。靠海的渔民热爱大海,保护海洋,以一业带百业,以兴一业而兴百业。大鱼岛村的所在的人们都在不停地努力着,日子过得越来越经红火。我们希望大鱼岛及所有海的儿女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。

承转:接下来,我们有请另一位嘉宾!

学生扮演成外国老人,讲述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生活经历的片段。

问:请同学们带着威尼斯为什么“因水而生,因水而兴,因水而美,因水而危,因水再兴”这个问题,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并展开小组讨论。

问:那么,关于威尼斯“因水而生,因水而兴,因水而美,因水而危,因水再兴”的说法是否存在矛盾呢?

教师引导学生从水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既有下面影响,也有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,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必须合理、科学地利用水资源,积极有效地保护水资源。

小结:从同学们的讨论和回答中,我们深深感到威尼斯确实“因水而生,因水而兴,因水而美,因水而危”,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威尼斯同样会“因水再兴”。总而言之,威尼斯和水是息息相关的,我们赋予她“水城”或“水上城市”的美称。

三、问题研讨

本节课的教学比较好地做到四个“有机结合”:把角色扮演和问题探究两种不同的教学类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;把激趣和获取新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;把观点、方法的渗透和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;把课内知识的运用和课外小组合作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且取得较好的效果。

在本课教学中,仍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:一是教学内容较多,课堂如何把握好教学节奏值得探讨,如果将此课内容一分为二,教师就可以补充更多的知识和设计更有效的活动;二是课后小组自编报纸的制作,一定要落实、交流,让每个学生参与,实施成功教育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、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。

水教案 篇3

教学目标:

一、 知识与能力

1.学会生字,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。

2.培养学生边读边思,边读边想,体检感悟的能力。

3.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
二、过程与方法

创设情境,情感体验,学生全面热情参入。

三、情感态度价值观

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,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。

教学重难点:

1.感悟用词的精当。

2.融情于文,与文产生情感共鸣。

教学准备:

多媒体课件 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乐曲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

同学们这是哪里想去吗?走,打好背包,让我们出发吧!

(图片)孩子们,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,这里是傣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,傣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神奇的民族文化。

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,还是动物王国,浓郁的民族风情更令人神往,看,火红的凤凰花开了,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!

二、学习课文

1、整体感知

这里是老师刚接到的一个邀请,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批、泼水节呢?想参加吗?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快速浏览课文,并且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。巡视(姿势好)

好,告诉老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?

(指导读 高兴一点)

2、学习第二自然段

让我们来进一步体验一下欢乐泼水节,请读§2,标出共几句话,量出指数。

第① ②句

泼水节就要开始了,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?请自由朗读§2前两句话。

你准备了什么?(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 提、端、滴、撒,随机闻一闻,看一看)

让我们提好捅、端好盆赶紧去大街上,我们会看到些什么?出示:这一天……

请一个方阵来读

其他方阵看能听懂了什么?

看来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!

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,就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!齐读这一天……第③④句

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,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,

问: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?

我们都看见了:开始……齐读

你们书上有泼水节的场面呢!同位的两个小朋友说说图上内容吧!同位汇报。

这是一个泼水节的广场,来,咱们泼水吧!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,我端盆向你身上泼,动起来,跑起来。

能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怎么泼水的?有什么感受吗?

自读 那么高兴,咱们来很高兴地读读才行吗?

好,很高兴的,自己练练看,表情,多高兴呀!

我们请3个方阵各派一名队员参加,看你们泼得那么开心!你脸上笑开了花吗?

范读 老师也想泼,能把这句话让给我吗?我读得怎么样?

好该你们了,老师为你们喝彩。

疑问 多美呀,读到最后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?

第⑤句

因为清…… 吉祥如意 指名读,你笑开了花吗?

听老师读这一句,“怎么能不高兴呢?”

愿意学哪一种?好,预备起 怎么

好,把整句连起,来美美地读一读,同桌你听我读。如果他读得好,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。

一起来,美美地读。

3、学习第三自然段

①泼水节活动结束了,我们是不是也该结束今天的族行了呢?请你自读§3,用笔勾画出泼水节还有哪些活动。来,谁来说,女同学,拍打着象脚鼓,跳起孔雀舞,快来参加吧!(女生齐读)

男同学,别光看,也一起参加吧!(男生齐读)

②跳《金孔雀轻轻跳》

让我们都唱起来,跳起来吧!

③感悟

如此开心的时刻,你们舍得离开吗?少用书上的那句来表达呢?

比赛,看谁最能把依依不舍读出来?指名读,读到这,你想说点什么吗?

④回归全文

把你们的欢乐传递给每个人吧!

三、拓展作业

今天你们和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欢乐泼水节,如何将欢乐进行到底?我们四人小组讨论,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,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,希望同学们课下也到其他民族过过欢乐的节日。

教学板书 :

20.欢乐的泼水节

提 端 滴 撒

灌 泼

吉祥如意

教学反思:

此课教学,主要是以创设情境,体验情感,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。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,师生都能融情于文。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,如学生的齐读太多,指名读太少,朗读水平有待指导。此外,我希望我评价学生的语言更精炼些,不要重复学生的答案。

水教案 篇4

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

教师寄语:水是生命之源,请珍惜每一滴水!

学习目标:

1、知识目标: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,能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。

2、能力目标: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。

3、情感目标:培养对水的热爱之情。

学习重难点:理解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。

学习过程:

一、课前预习:

1、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。

2、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,植株才能硬挺,保持的姿态;叶片才能有利于。

二、导入新课:我们所居住的地球,不仅有奔流不息的大海、江河,还有降水和地下水,那么水对地球上的生命意味着什么吗?

三、合作探究:

(一)阅读课本p107页三段,完成下列问题:

1、了解植物各器官的含水量。成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超过 ,幼嫩的叶子

为 左右,树干平均为 。

2、请设计实验证明干燥的种子中含水。从而得出什么结论?

3、总结构成植物体的水有哪些作用?

(二)阅读课本p108—109页,讨论完成下列问题:

1、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?沙漠上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?

2、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近,植被类型却不同,这是为什么?

3、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吗?

4、下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,请分析。

发育期天数需水总量(米公顷)

返青期29635

拔节期23876

抽穗期20956

灌浆期311192

请分析:

(1)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?

(2)哪个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?

四、拓展创新:

1、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。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,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

2、菜农卖菜时,会不时的往青菜上洒水,这样做的好处是——————。

五、网络构建:

六、达标测试

(一)选择题

1、在生物圈中,水分布最多的地方是()

A、沙漠生态系统 B、农田生态系统 C、草原生态系统 D、雨林生态系统

2、绿色植物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,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()

A、水影响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分布 B、生活在沙漠中的绿色植物不需要水

C、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D、绿色植物缺少水,会萎蔫或死亡

3、下列对沙漠植物的分布影响最大的是()

A光照 B、温度 C、水分 D、空气

(二)非选择题

1、(20xx,福州中考)某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,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,这种现象说明 。

2、人们往往在河堤上造林,其主要目的是 。

七、学习感悟:

做错的题有 ,以后应该注意的有 。

答案:

三、合作探究

(一)1、90%、80%、50%2、见课本107页3、见课本107页

(二)1、沙漠降水少,植物无法正常生长;降雨量多或地下水多的地区

2、锡林郭勒降雨量少,长白山降雨量多3、不是

4、(1)小麦各个发育时期的需水总量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递增,日平均需水量在前三个时期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逐渐增加,但最后一个时期有所减少;不同发育时期的需水量与各发育时期的天数无关(2)抽穗期

四、拓展创新

1、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,然后以雨、雪等形式落到地面,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,其余部分汇成江河2、防止青菜萎蔫软缩

六、达标测试

(一)1、D2、B3、C

(二)1、植物的生活需要水

2、利用植物的根抓住土壤,防止水土流失,对河堤起保护作用

《水教案四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